在香港,有一件事让我真的又惊讶又好奇,就是免费内部资料开资。你知道的,香港一直给人一种高效、快节奏的感觉,不是那种能闲下来慢慢聊的地方。可是偏偏有些公司、团体,居然会把一些“内部资料”拿出来给大家免费开放。这到底是什么情况?
我先说说我自己经历过的一次。我有个朋友,他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,平时工作超级忙,每天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行业报告什么的。但有一天,他突然告诉我,他们公司竟然给员工开放了一个“内部资料库”,你可以随便下载各种报告,甚至是开资这种内容。最让我震惊的是,这些资料里面居然不止是公司自己制作的,很多还是一些行业内幕,一些只有大公司才会接触到的内容。说实话,我一开始还不敢相信,以为他开玩笑。谁会随便拿这些东西出来分享呢?
结果他跟我说,这种做法其实还挺普遍的,尤其是在香港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,很多公司都开始鼓励这种“开放”文化,甚至是为了吸引人才或者增强竞争力。有时候你去看一些行业数据报告,你会发现,原来这些公司为了拉拢外部的合作伙伴、甚至是客户,干脆把一些自己原本封存的内部资料公开了。说得直白一点,这就是给别人看,炫耀他们有多少资源、多少底气。
不过,仔细想想,好像也能理解。你看,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,如果你不做点创新,根本吸引不到眼球。很多公司把内部资料做成了“营销工具”,让人觉得自己好像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。甚至有些公司专门开设平台,提供这些报告和开资内容,只要你付费或者符合条件,就能进入“VIP”区域,甚至可以在上面讨论、交换意见。
但话说回来,免费的东西总是有点不安稳。很多时候你能看到这些信息,却不能完全信任它们。有些资料的更新周期可能慢得跟不上市场变化,或者你以为自己得到了“内幕”,其实也不过是一些表面数据。所以说,这种免费的资源到底能不能完全依赖,还是得看你的判断力。
我还记得有一次跟一个在金融行业做的朋友聊到这个话题,他说,“你知道吗,其实这些‘内部资料’的开资,很多时候是公司的一种‘策略’。”他说得对,有时候我真觉得,公开这些资料,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软性广告。反正都要拿出来让你看,为什么不给你看个过瘾呢?你看了之后,可能觉得“哦,这公司这么牛”,然后就默默去报名他们的培训课程或者咨询服务。
我觉得香港这个地方,真的很有意思,既有很传统的内敛,又有很多大胆的尝试。无论是从企业还是从个人角度,能接触到的免费内部资料开资都挺有吸引力的。但也得提醒自己,虽然能看到这些资料,最终做出的决策还得靠自己独立的分析,不能单纯地相信“免费”的东西能为你带来好运。